别让矛盾在法院引爆/杨涛

作者:法律资料网 时间:2024-06-29 06:12:24   浏览:8513   来源:法律资料网
下载地址: 点击此处下载
别让矛盾在法院引爆

   杨涛

3月7日,轰动一时的湖南郴州市永兴县法院爆炸案两疑犯被当地警方抓获。疑犯黄运财、王小华为一对夫妇,永兴县人,警方目前正在对案情进行进一步调查。据了解,2002年,黄运财的儿子黄虎在当地煤矿做工时被绞断右手,后因赔偿问题协商未果,黄运财向永兴县法院提起诉讼,而被炸死的法官曹华正是该案的合议庭成员。(《新京报》3月16日)
据此前的报道称,曹华是一名优秀的法官,许多认识他的人都为认他的工作很认真,执法办案都不错,笔者也为他的遇难深感痛惜,痛斥凶手的残忍。此案也暴露法院的安全防范不善,据报道,除法院正门可以进入外,还有多条黄泥小路均可自由进出法院,根本没有围墙,此外,记者进入法院也未有任何保安或者法院干警问询。
但是,问题恐怕主要不在于此。在和平年代、法治社会,矛盾纠纷的解决不是像在非正常年代一样,依靠战争与暴力来解决,而主要是由调解、仲裁以及审判等方式,依靠法律,通过理性的争辩来解决。其中,以法院的审判解决为最重要也是最后的方式,人们常说:“司法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”。因为,调解、仲裁等方式都不具终局性,而只是司法才具有一锤定音之效力,因而,各种矛盾纠纷在调解、仲裁等程序上并不会大量囤积,并在这些程序中矛盾溢出。所以,各种在其他程序中没有解决的矛盾最终还是要汇入司法程序,司法承担着矛盾解决的最后一个关口。
因此,在司法程序上,强调司法的中立与公正性,以及其解决矛盾的功能就显得特别重要。司法人员必须遵守公正的司法程序,本身做到中立无偏,并不受外来干涉,司法人员要与所争的案件利益无涉,司法应当给予当事人双方说理的空间,听取双方的意见,并在判决中依照法律用理说服人。司法一定要在程序正义基础上,尽最大可能实现实体正义。如果不能做到起码的程序正义,民众就不会信服司法判决,司法判决就不具有权威性,而此时又不再具有下一级的救济程序,民众便要么是不断地上访,企图求助更高的权力压制、改变判决,要么矛盾本身便溢出正常理性的解决方式,以非正常、暴力的方式来解决,这种暴力有时便在当事人双方展开,有时便是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直接针对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。
从本案披露出的有限案情来看,犯罪嫌疑人黄运财的儿子黄虎在湘阴渡镇马家三煤矿开绞车时,右手被绞断手掌和4个手指,黄运财随后向煤矿索赔6万元,但因该矿6个老板之一黄丙贵对此索赔有异议,双方未能达成协议。随后经调解,决定让矿方赔偿黄虎8万元,但因黄丙贵对仲裁结果仍有异议,双方又未能达成协议。于是2003年上半年,黄运财向永兴县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矿方赔偿黄虎30万元。被炸死的曹华是该案合议庭成员,而此次法庭判决矿方赔偿黄虎1万多元。黄虎方不服,遂又向永兴县法院申诉,法院又改判矿方赔偿6万多元。黄虎称,在扣除诉讼费等各种费用后,他们只拿到了3万多元赔偿金。按道理说,黄运财的主要矛盾方应当是黄丙贵,但是他却将矛头对准了司法人员,很明显就是认为司法判决不公,司法因此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。
 司法本来是解决矛盾的地方,现在矛盾却在司法程序中、在法院里聚集、引爆,司法人员成为了牺牲品,这又是为什么呢?在黄虎赔偿的个案,我们不清楚这个案件是否公正判决,是否存在程序上的暇疵。但从近些年来的司法机关状况和一些司法人员的举止来看,司法机关的公正性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。司法机关不能独立于地方的行政,人、财、物都受制于地方,各种“地方保护主义”盛行,地方领导干涉法院独立办案的情况时有发生。而一些司法人员也根本不顾及自身形象,与当事人“打成一片”,吃了原告吃被告,更不用说有其他更严重的腐败行为了。在这种屡屡发生的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的情况下,一些当事人出于对法院和法官的不信任,进而对几乎所有的法官都不信任,一旦判决不利于自己,便怀疑司法人员不公,进而将矛盾转移到司法人员本身。在这种情况下,也许正直的法官曹华便因此被怀疑也不公正,最终成为了司法形象被抹黑后的替罪羊。
因此,在法院修建有形的围墙,加强保安措施是重要的,但是如何提高法院判决的公信力,修建无形的围墙恐怕是更为重要。法院应当让矛盾溶解、消化,再也不能让它在法院里爆炸了!
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   邮编:341000   
tao1991@tom.com
tao9928@tom.com
个人博客:浩瀚法网 (http://tao1991.fyfz.cn) 欢迎光临、链接 


下载地址: 点击此处下载

转发《关于调整存贷款利率的具体规定的通知》

中国建设银行


转发《关于调整存贷款利率的具体规定的通知》

1990年8月25日,中国人民建设银行

建设银行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分行,计划单列市分行:
现将中国人民银行银传(1990)38号明传电报转发给你们。结合我行情况,在总行(90)建总明电19号基础上,对有关利率问题重申如下,请一并贯彻执行。
1、经商得人民银行同意,劳改劳教专项贷款利率水平仍按国务院国发(1990)20号文规定的年息10.08%执行,贷款的贴息办法,总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另行下达。
2、1987年以前由我行发放的黄金专项贷款,从1990年9月21日起,由人民银行按年利率1.8%的利差给予补贴。有关贴息范围和贴息办法仍按建总函字(90)第151号文的有关内容掌握执行。
3、住房存贷款利率水平,总行不作统一规定,各分行可仍在存、贷款之间保持1.5‰的利差,并由当地人民银行审查批准。
4、其它贷款(会计科目478)的利率由年息10.08%下调为9.36%。
请各行将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函告总行。
附:关于调整存贷款利率的具体规定的通知(略)


颁发《关于信贷、现金大检查中处理违反金融法规问题的办法》的通知

中国建设银行


颁发《关于信贷、现金大检查中处理违反金融法规问题的办法》的通知

1989年4月24日,中国人民建设银行
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、计划单列城市、经济特区人民政府;中国工商银行,中国农业银行,中国银行,中国人民建设银行,交通银行,中信实业银行;中央级各信托投资公司:
《关于信贷、现金大检查中处理违反金融法规问题的办法》,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审批同意,现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贯彻执行。各地处理结果,请于1989年6 月底以前上报国务院信贷大检查办公室。

附件:关于信贷、现金大检查中处理违反金融法规问题的办法
根据治理经济环境、整顿经济秩序的方针和国务院《关于进一步控制货币稳定金融的决定》(国发[1988]66号)的精神,为严肃金融纪律,经国务院同意,现对1988年信贷、现金大检查中违反金融法规问题的处理,作如下规定:
一、对未经批准,擅自超过人民银行下达的贷款规模,到1988年底未压回到规模以内的单位,其主要负责人和责任人要作出书面检查,并由上级人民银行通报批评。对弄虚作假或不认真检查、态度不好的,要给予行政警告或记过处分。
二、对国务院《关于进一步控制货币稳定金融的决定》下达后,继续贷款支持国家计划外项目、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和自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,继续用流动资金贷款或拆借资金搞固定资产贷款的,要限期清理收回,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责任人要作出书面检查,情节严重的要给予记过直至撤职的处分。
三、对违反国家利率政策,超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规定的利率浮动幅度,擅自提高或降低存、贷款利率的单位,要立即纠正。由于提高贷款利率而获取的非法收入予以没收;提高存款利率多支的利息,应在其利润留成中列支,不得计入成本。
四、以各种名义收取回扣、好处费的单位和个人,其收入应全部上缴财政。在1988年8 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《关于坚决制止存贷款支付收取好处费、回扣的紧急通知》之后,仍然支付或收取回扣、好处费的个人,应比照《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》进行处理;支付或收取回扣、好处费的单位,要进行通报批评,并处以等额罚款。
五、占用人民银行财政性存款和漏缴、欠缴、迟缴存款准备金的,除追缴同额存款或准备金外,应按人民银行的规定计收利息或加收利息。对情节严重、屡教不改的,要给予行政记过或记大过的处分。
六、储蓄吸收公款的,要限期清理,并按其金额每天处以万分之五的罚息。对代办储蓄部门(含邮政储蓄)吸收的公款,还要追回向银行收取的利息和手续费。因吸收公款多得的奖金,予以没收。对采取弄虚作假手段虚增存款骗取奖金的,要从严处理。除没收奖金外,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应给予记过或记大过处分。
七、处理违反金融法规问题中的罚息收入,作为银行营业外收入处理;没收的回扣、好处费、奖金应上交财政;罚款应上交财政,并只能在单位利润留成中列支,不得计入成本。
八、对拒绝检查、隐瞒不报、边查边犯的,对不顾大局、不守纪律、有令不行、有禁不止的单位,要视情节轻重,给单位主要负责人降职或撤职处分。对以权谋私、以贷谋私、盗用库款、索贿受贿的,凡构成犯罪的,转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;未构成犯罪的,除追回非法所得外,视情节轻重,给责任人以行政记大过直至开除的处分。
九、对违反金融法规问题的处理,应贯彻“自查处理从宽,被查处理从严”的原则。自查出的问题和个人主动交待的问题,如能认真检查,及时纠正,一般可免予行政处分。被查出的问题,要按本办法处理。
十、本办法未涉及的违反规定、违犯纪律的问题,已有规定的,按原规定处理,凡未经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,必须限期撤销;没有规定的,各地可比照本办法的有关条款酌情处理。
十一、本办法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,由人民银行组织执行。涉及干部行政处分的,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监察、人事部门办理,由其任免机关审批。